上机实验

项目一、Word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ORD2016工作界面;

2.掌握文本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文本中的插入、改写操作;

3.掌握页面布局方法;

4.掌握图片,文本框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

启动Word2016,系统自动创建名为“文档1”的空白文档。输入并录入下面所示的文本内容。

 

(1)   进行页面设置。

a.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布局”选项卡,如图 61所示,点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纸张方向”按钮,在下拉选项中选择“横向”。其他使用默认设置。

b. 点击“页边距”按钮,在下拉选项中选择选择“自定义边距”。在“页边距”选项卡中输入“页边距”数值:“上”3厘米,“下”2.5厘米, “左”2.5厘米,“右”2.5厘米。其他使用默认设置。

 

61“页面布局”功能区

(2)   文本格式与段落格式的设置。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点击 “编辑”选项组中 “选择”按钮,选中“全选”项,选中文件中所有项目。在“字体”选项组中设定“字体”为“方正姚体”、“字号”为“五号”;点击“段落”选项组右下方箭头,弹出 “段落”对话框。缩进属性中“特殊格式”设定为“首行缩进”,“缩进值”为“2字符”;间距属性中“行距”设定为“固定值”,“设置值”为“25磅”。其他使用默认设置。

(3)    使用文本效果修饰标题。用鼠标选中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点击“段落”选项组中的居中按钮,使标题居中。在“字体”选项组将字号改为“一号”,点击“文本效果”按钮,应用效果“填充-白色,轮廓-着色1,发光-着色1”。

(4)   插入页码。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在“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按下“页码”按钮。在“页面底端”的选项列表表中选取“加粗显示的数字2”。

(5)   插入图片。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在“插图”选项组中点击“图片”按钮,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浏览选中图片“苏轼.jpg”。

(6)   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点击选中图片“苏轼.jpg”,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格式”选项卡。在“排列”选项组中点击“位置”按钮,在下拉列表项中的“文字环绕”下面选中:“顶端居右,四周型文字环绕”。

(7)   调整图片大小。在“格式”选项卡,“大小”选项组中,更改形状高度为5厘米,然后回车,Word会自动调整宽度。

(8)   设置图片格式。鼠标右键点击图片,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中“设置图片格式”选项,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在“效果”选项卡下:

a.      点击映像,设定:大小”-60%距离”-5磅。

b.      点击发光,设定:发光颜色”-白色,大小”-26磅,透明度”-60%

c.      点击柔化边缘,设定:柔化边缘大小”-8磅。

在“图片”选项卡下

d.      点击图片更正,设定:锐化”-60%亮度”-15%

e.      点击图片颜色,在重新着色预设下拉选项列表中选择蓝色,个性色1,浅色

 

(9)   文本框的使用。选中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按下“文本”选项组的“文本框”按钮 ,选择“绘制竖排文本框”,将标题转化为文本框。选中文本框,在“格式”选项卡中按下“形状轮廓”按钮,选择“无轮廓”,去掉文本框的框线,适当调整文本框大小。

(10) 文本分栏。在文本最后加入一个回车。选中最后两段文字,(注意不要包括最后一个回车,之后一个孤立回车是为了截止分栏。),点击“布局”选项卡中的“分栏”按钮,在下拉选项中选定“两栏”。再点击“分栏”按钮,在下拉选项中选择“更多分栏”,在“分栏”对话框中设定“间距”为“4字符”,其他使用默认设置。

(11) 样张如下图所示。存盘,保留结果。切换到功能区的“文件”选项卡,选择“另存为”命令,输入文件名“赤壁怀古”

 

62样张

项目二 表格,公式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ord 2016工作界面;

2.掌握Word 2016的表格编辑方法;

3.掌握Word 2016公式编辑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创建和编辑表格

(1)  创建文档“表格与公式”,然后录入如下表格,选择“插入”选项卡中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用鼠标画出一个5X7大小的表格,然后点击鼠标左键,输入下面的表格内容。

姓名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计算机

大学英语

戴天舒

66

61

89

62

张世杰

57

75

84

88

俞晨希

79

64

89

75

卢知远

79

74

78

72

郑欣

66

61

65

62

陶志云

70

69

81

88

(2)  选中在最后一列的右边插入一列,列标题为“总分”;在表格最后增加一行,行标题为“平均分”。

提示:利用表格工具-布局中相应功能完成行列添加。

(3)  删除“张世杰”和“卢知远”所在行。

(4)  利用公式计算学生总分(函数Sum(left) );计算各科平均分,保留两位小数(函数Average(above) )。

提示:利用表格工具-布局中的公式进行公式计算。

(5)  在“总分”列右侧插入一列,列标题为“说明”,合并该列的其他单元格。

(6)  为表格左上角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并设置行标题为“科目”。列表题为“姓名”

    提示:选中需要绘制斜线表头的表格,选择表格工具-设计-边框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斜下框线,即可绘制斜线表头。然后根据表头位置调整标题位置。

2.设置表格格式

(1)  为表格增加标题文字“学生成绩表”,居中、隶书、三号字、加粗。

提示:利用添加题注功能(用“引用”选项卡-“题注”分组-“插入题注”命令)

(2)  表格的对齐方式为居中;第1行背景色“白色,背景1,深色15%”(选中该行,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的“底纹”选项卡中设置),高度0.9厘米,文字中部居中;后续各行行高为0.7厘米(选中该行,右击,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的“行”选项卡中设置)。

(3)  行列标题文字均为黑体、小四号字;姓名文字加粗、居中、红色;

(4)  所有成绩数据居右,小四号字,宋体。

(5)  表格外边框设为2.25磅单实线(在表格中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的“边框”选项卡中设置,注意用“虚框”来设置),第1行下边框和第1列右边框为1.5磅双实线(选中该行,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的“边框”选项卡中设置,注意用“自定义”来设置)。

(6)  调整各列的宽度,第1列的宽度为2.2厘米(选中该列,右击,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的“列”选项卡中设置)。平均分布各科目成绩列的宽度(选中相应列,右击,选择“平均分布各列”命令)。

(7)   调整斜线表头文字位置,字体为黑体,5号。提示:利用字体命令中的位置选项来调整文字位置(在“开始”选项卡“字体”分组右下角单击,在出现的“字体”对话框“高级”选项卡中的“位置”处进行设置)。

3.最终表格样张

 

4.公式录入

在很多的场合下,经常需要在文档中录入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方法如下:

(1)  在功能区“插入”选项卡“符号组”中,单击“公式”命令,

(2)  在弹出的“公式”面板中选择“插入新公式”命令,

(3)  利用图 63所示的公式工具完成定长的梯形法积分公式。

 63公式的录入工具

 

64定长的梯形法积分公式